名山古树发展史还有十几年没写,涉及到的东西比较复杂,也包括现在的一些企业,我还没想好怎么说,暂时鸽着。
这个话题我们却可以继续,探讨一些普洱茶发展历史中的关键问题,对普洱茶来说当然非常重要,对茶友来说也算是聊天吹牛的材料,拜托大家尽可能提升一下行业的品味。
|关键的命运转折
今天要说的是,普洱茶曾经面临的一个重要命运转折,那就是普洱茶行业标准的建立,这里指的是GB/T22111—2008《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》。这个现在仍然是普洱茶生产的执行标准,每一款合法合规的普洱茶产品上都要注明,重要性无需多说。
关于这个标准,除了规范了普洱茶生产,有两方面划时代的意义:
一方面是把生茶也纳入进来了,解决了生茶是不是普洱茶的问题。
另一方面,地理标志产品把普洱茶的产地保护起来,只有标准中指定的十一个地州的原料才能被称为普洱茶。
在相当长一段时间,这个标准都被认为对普洱茶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。其实,这两个方面要分开看。
前者也有争议,现在还是有一些人认为生茶不是普洱茶,但是市场的现实早已经做出了回答,争议也没用。这些人的想法我也可以理解,主要考虑的是生茶是不是适宜饮用。其实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生茶是不是普洱茶,而是普洱茶的工艺和藏养如何规范,这个也是我近年来主要的研究方向,这是个根本且宏大的话题,有机会慢慢聊。
后者前些年几乎没有争议,都认为是非常及时的决策,保护了原产地,促进了普洱茶的健康发展。前些天我看到已经有云南的年青茶人开始反思这件事,认为从长远来看,可能弊大于利。
这个视野无疑是更广阔的,多一些这样能独立思考的年轻人,普洱茶肯定会越来越好。我接下来说说,普洱茶可能错过了什么。
|天赐良机
如果看过前面两期名山古树发展史
的朋友,应该知道,在2006,2007年,普洱茶曾经风光无限,可以说达到了近现代以来任何其他茶类从来没有过的全民关注度,离成为新世纪中国人的全民饮料只差一步之遥。
这里面有多方面原因:普洱茶热始于台港,盛于广东,相对于当时商业上还是情窦初开的大多数内地人,港台和改革开放前沿广东商人无疑有着巨大的势能,这是其他茶类所不具备的条件。
另一方面,云南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也是有目共睹,从廉价的原料到市场产品有足够的获利空间。
再加上当时茶文化正处于方兴未艾的上升阶段。这一切都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。
但是,当时普洱茶自身并未做好准备,无论是原料、工艺、还是藏养,都懵懵懂懂,无法为这样千年一遇的市场机遇提供产品基础。直到今日,除了原料相对能理清思路,后两者依旧没有建立扎实可靠的基础,这也是我最关心的问题。
没做好准备其实并不是很大的问题,因为这个国家有太多优秀的人才,只要有很多人往正确的方向努力,很多难题的解决不过是早晚的事儿。
这个关键点很重要,理顺了,那什么高科技新能源,这个国家都能拼到世界第一,哪怕是现在看似无比困难的芯片,大概也只是时间问题。如果方向理不顺,那就是国(男)足,匪夷所思,哭笑不得,着急也没用。
|想象空间
当时为什么急于出台这个标准呢?除了市场的混乱之外,还有一个迫切的现实:那就是普洱茶并非云南独有的。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湖南很多地方都在生产普洱茶,各有特色。如果从现代熟茶的角度看,广东其实起步还更早。
那在这个时间当口,我们需要问一个问题,把普洱茶的原料限于云南的部分州市,禁止其他地方生茶普洱茶,或者说禁止其他地方生产的茶称为普洱茶,这个选择是否是正确的?
这件事我们我们有不同的角度和时间尺度来分析。
首先我们从可行性上来看,如果把普洱茶仅仅看成一种工艺,其他地方的原料能不能用来生产普洱茶?答案是肯定的。
云南是茶树种质资源的基因库,本身就包括了植物学上跨度范围最大的品种库,这些品种无论大中小叶,实践当中,这些品种都是可以制成普洱生茶,后期转化各有特色。如果我们把普洱茶看成是一种工艺,各地的原料当然都是可以制成普洱茶的。当然从树龄、生态、品种的植物学跨度等等方面,云南肯定有明显优势,但并没有实际上的壁垒。
那这么做的利弊又在哪里呢?
从一个较短时期来看,把普洱茶看成是一种地理标志产品,在当时已经极为混乱的市场当中,无疑能起到规范市场的作用。从消费者的角度,也更容易建立认知,普洱茶产自云南,而不至于产生混乱和混淆。从云南本地的角度,当时普洱茶热度很高,品牌价值巨大,能独占这个品牌,当然也是有明显收益的。
但从长期来看,利弊则并非那么简单。一个固定的蛋糕,你能独占当然是最优选择,但如果是一个三倍大的蛋糕,你能占到一半,就比你原来的独占利益更大了。
我们都说历史无法假设,我这里也没有批评前人的意思,只是做出一些假设,做一些推演,希望对今后有所启发,仅此而已。
从我的角度来看,适当的规范非常必要,比如把云南这十一个历史上产过普洱茶的地州所产的茶称为“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”,这是非常正确的决定。但是禁止其他地方生茶普洱茶,就过了一点,可能错过了一个历史机遇。
|形成合力
茶作为中国的国饮,其实真正在生活中的影响力宋明以来是不断下降的,实际的人均饮茶量在有饮茶习惯的国家中也并不高。
这里面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茶的品类过于丰富,六大茶类只是大致分类,实际上名称往往包含茶树品种,产地、采摘等级、制作工艺等等方面,找出上千个来并非难事。
这种丰富性当然不能说是坏事,但是在面对快节奏碎片化的现代社会,任何一种茶传播难度是很大的。无论从大众认知、原料的产量还是市场的体量,单一茶类对茶文化和喝茶习惯的普及来说,都无法提供充分的支持。
绿茶作为最大的门类,当然是有优势的,但是相对单一的口感,又让其在品鉴文化上显得较为单调,可玩性较差。尽管销量巨大,但是我们看看网络上讲茶的,讲茶文化的视频,涉及绿茶的内容是非常有限的,和其销量完全无法匹配。
普洱茶和其他茶类都不同,门槛低但可玩性极高,这才是这个时代的最大杀器。门槛低,工艺相对简单,任何地方都可以参与;但可玩性却极高,不仅不同地方不同品种风味差异很大,工艺上的微小差异、不同地方不同方式存放也会带来完全不同转化效果。
在普洱茶已经形成空前热度的世纪之初,如果在规范标准的同时,能放开让各个地方都参与进来,很可能会形成一个全民“大普洱茶”的局面,不仅普洱茶可能会成为一个无法以六大茶类的角度限量的超级品类,新世纪整个中国的茶文化和饮茶习惯可能都会被改写。
过了普洱茶热人们才发现,人们不仅错过了普洱茶,实际上这是宋明以来茶文化推广的最大机遇,在此之后任何茶都很难有条件达到当时的热度。
|市场逻辑
如果我们站在市场的角度,则又是完全不同的逻辑。就普洱茶来说,云南在自然资源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,但是市场并不是仅仅由自然资源决定的,就普洱茶的兴起来说,就离不开台港的商业运作的启蒙和广东资金的推动。
除了资金,其实更重要的还在于人才,云南在这方面并不占优势。人才包括很多方面,包括科研方面的,包括加工方面的,包括企业管理方面的,包括市场营销方面的,包括资本运作方面的,也包括文化传播方面的。
这么多方面的人才,只有当你提供了足够的市场,足够的空间,有足够的利润,能让更多人赚到钱,才可能吸纳。这个直到今天都是制约中国茶发展的最关键因素。而在当年如果在那个历史发展的岔路口,历史走向“大普洱茶”格局,也可能今天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局面。
当年普洱茶能热起来,一方面是云南的自然资源优势,一方面是台港相对先进的商业运作观念,以及广东沿海地区的资金介入。而随后如果能整合更多的优势资源,整个普洱茶的发展当然不可同日而语。
市场的另一个逻辑是充分竞争对市场发育的巨大推动作用。当然这是一个双刃剑,开始时候,保护相对脆弱的本地产业是必要的,但是当本地的基础基本打牢,适当引入竞争才能让市场长久保持生机,不断发展。
这个我们身边的例子就太多了,中国比较成功的例子是新能源车。虽然领域大不相同,但是基本逻辑是相通的。
前面这些都是一些基本逻辑,还是那句话,历史无法假设,即使走向另一条路也未必就能发展的那么理想,这些现在只能成为我们怀想的谈资。
实际上这个标准能顺利实施,其他地方虽然有争议但阻力没那么大,还是和07年的普洱茶“崩盘”有关系,从这个角度来说,历史似乎也早已有了自己的安排。
当年的普洱茶热还是对白茶,对黄茶的产品形态和藏茶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这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。
接下来我想顺带说说与此相关的一个现实中的问题,普洱茶的保守主义思维发展到极端会带来什么问题。
|极端“普洱茶”主义
什么叫极端普洱茶主义,其实就和其他极端主义思维一样,为了强调自身的特殊性,有时候会罔顾事实,甚至会伤及自身。
比如开始的时候,普洱茶为了强调和其他省份茶的差异,规定必须是以大叶种为原料。这就通过他人来定义自身,这是非常危险的。实际上云南境内大量分布着中小叶种的优质种质资源,这种定义相当于自断膀臂。
爱国是好的,尊重传统也很有必要。但是如果因为外国人都握手,我们就不能握手,而只能像古人那样请安或抱拳,那就把自己的路走窄了,甚至走死了。
这个在普洱茶工艺方面体现的也很充分。其实现在的普洱茶工艺和清代的工艺,民国的工艺,建国后到普洱茶兴起之前的工艺都不一样,有的人为了强调传统工艺,定下来很多莫名其妙的规矩,无论在历史还是现实中都找不到依据。(参考之前的文章:普洱茶的传统工艺究竟是什么?)
比如很多专家认为,普洱茶只要叶子表面无水就应该下锅,不能让叶子失水(萎调),这其实是从绿茶工艺的角度来理解普洱茶,当时理论工作者把普洱茶归于绿茶,所以有这样的规定。但无论在历史上,还是实际操作上,这种做法都不是最优选择。
我们对不同萎调时间的原料长期藏养的样本显示,普洱茶的鲜叶有着自己适宜的萎调程度,既不能像红茶或某些乌龙那样过重,过重会导致后期转化乏力;也不能过轻或者几乎不失水,那样转化极慢且滋味过于单一,香气表现也不好,品鉴价值不高。
这还只是萎调,杀青、揉捻、晒青等问题则更为复杂,如何突破思维定式,我们有机会再详谈。
关于普洱茶的教科书,包括网络上的知识,很大程度上都有这个问题。因为普洱茶虽然历史最悠久,但是从名山古树生茶的历史来看,却又是最年轻的一种茶,直到现在共识还没有真正形成,如何定义自身,确实是一个大问题。
说到底,这涉及到如何认识自身:普洱茶的根本,普洱茶的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。如果看到别人往东自己就必须往西,先不说是不是自卑,这肯定是很大的误区。
历史上的普洱茶远比现在复杂,不仅生茶工艺不断变迁,不断在适应市场的需求,熟茶也恰恰是现代应市场需求而产生的工艺。现在为了强调自己身份的特殊性,给自己设立太多的定义和界限,就把路走窄了。
现在普洱茶的最大问题,新茶大多不适饮,长期藏养效果又无法保障,其实从工艺上可以有完美的解决方案,分别满足两种不同需求的市场。而如果因为设立身份把自己锁定,就会形成一个上不上下不下,新茶老茶都不讨好的局面。
回到这篇文章的开头,如果当时能容纳更多的人才,更多的传统,更多的观念,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共识,从而建立普洱茶的核心价值。普洱茶一定会有不同的局面,很多看似无解的问题也都会有豁然开朗的答案。
解决普洱茶的身份焦虑,最终还在于普洱茶自己。
来源:茗寿堂,,明洲 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